欢迎其他宝贝妈咪也把自己的育儿体会和经验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在家长的配合下,今天早上孩子迟到的现象减少了,这样就更能保证孩子餐后入区活动的时间充裕……
洗手方法;1、卷衣袖至手臂;2、湿水;3、抹肥皂;4、搓泡泡(手心手心搓搓搓,手背手背搓搓搓,十指交叉搓搓搓,手腕手腕转转转(左手转右手,右手转左手),大拇指转转转(左手转右手,右手转左手),指甲指甲抠抠抠(左手抠完换右手抠),5、清水把泡泡全部冲干净(提醒孩子,摸摸手是否还滑滑的,如果感觉滑滑的就是泡泡没有冲干净)。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洗手的时候老师都是这样在旁边用儿歌不断的提醒他们认真仔细完成洗手过程,希望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也能这样督促他们完成洗手过程。
财会室电话:2118814.
不过我们班还是有几位很用心的家长(屹屹、月月等),这些爸爸妈妈利用废旧物品和孩子一起制作了漂亮的灯笼,而且还会亮灯,还会唱歌……
期待明年的中秋节赏灯活动能看到我们班有更多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制作的灯笼,和孩子一起享受制作过程……
小(2)班灯笼及灯谜的要求:
1、家长可以自制灯笼,也可以选择孩子自己喜欢的灯笼,周二早上上幼儿园时带来班级。 2、灯谜内容可以自选。 3、请在灯笼上或者灯谜纸上注明孩子的班级和姓名。 4、写灯谜的纸张老师没有特别要求,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灯笼颜色去自由搭配。
另外:孩子带来的灯笼参加完幼儿园的灯谜活动后,我们会在班里再展示几天,下周五再让宝宝把自己的灯笼带回去,谢谢您的支持!
温馨提醒:下周二班级内开展的“中秋节月饼水果分享活动”,请记得提前为孩子准备好相关节日食品,告诉孩子自己所带食物的名称等等,谢谢……
顺带对三位老师说声中秋快乐!教师节快乐!
PS 阿老师是第一次过教师吧!
在分享活动前,请您配合:1、中秋节赏月时引导孩子观察月亮,鼓励孩子说出:“中秋节的月亮是圆圆的……”。2、与孩子说说中秋节除了吃月饼以外的食物名称,老师会在谈话活动中与孩子交流。3、鼓励孩子与同伴分享食物。谢谢您的配合!
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配合老师一起收集各类废旧物品.以后孩子做各类手工活动以及班级环境布置工作都需要很多这些废旧物品。例如:各类月饼盒、牙膏盒、保鲜袋中间的轴心等等。或者您的职业便利收集别的物品也可以提供给我们班级。这种收集活动是长期、随时进行的,所以如果目前没有收集到合适的物品也没关系,以后多帮孩子和班级留意留意,孩子们和老师都会非常感谢您的……
明明妈妈和女友闲聊时,一味地抱怨儿子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快上学了,还不会叠被子,不会系鞋带,就连刷牙洗脸也经常是在我和他爸爸的催促下才草草应付一下。哎,真拿这孩子没办法!”女友听了摇摇头,不知是附和还是反对。
在现实生活中,像明明妈妈这样的烦恼许多家长都遇到过,其实他们犯了一个通病:只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足,而没有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往往起始于父母对子女的娇惯。有些父母生怕孩子苦着累着,从喂饭、叠被子、洗衣服,到打洗脸水、洗头、洗脚、倒痰盂都一一代劳,甚至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后,还是一切包办代替。这样做的后果是,既抑制了孩子活动的内驱力,又削弱了他们探索外界事物的主动性,表现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容易怕苦畏难、消极懒惰、缺乏恒心等。所以,父母应注意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游戏中学会体贴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要使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岁左右的儿童身体发育较好,手脚活动也比较灵巧,已经能够料理自己的一些简单日常生活,在这一时期,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长可以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锻炼自理能力,照顾玩具娃娃就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家长准备一个可以穿脱衣服的娃娃,交给孩子照顾,如给娃娃穿衣服,给娃娃系扣子,给娃娃梳头、洗脸等。通过对玩具娃娃的照顾,既可锻炼孩子手的精细动作,又能培养了其生活自理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和秩序感。
●小事中学会自理
父母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饭应以自己吃为主,可以用勺子,也可以教他们学着使用筷子,但不一定要求用得很好;让孩子自己学着穿脱衣服、刷牙、漱口、洗手等。
●劳动中培养兴趣
孩子学会料理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是孩子走向自理的开始,尽管做得不够好,且很费时间,父母最好不要帮忙或催促,要尽量让孩子自己干,要让孩子感到这点小事自己能干,这样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又能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孩子能够逐渐生活自理。当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后,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从收拾自己的玩具、用具,打扫房间的卫生,洗小衣物等小事做起,培养他们的劳动兴趣。父母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时,要有耐心,多鼓励孩子,不要粗暴地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以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督促中养成习惯
俗话说:“习惯之始如蛛丝,习惯之后如绳索”。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自理的习惯。父母要先给孩子指出行动的方向,规定其要达到的目的,并经常检查督促。如扣衣服扣子时要告诉孩子扣子必须与扣孔一一相对应,等孩子扣完后,家长要检查孩子扣得是否正确,以此使孩子学会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要通过有规律的“按时吃饭”、“按时睡觉起床”、“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和“饭前便后要洗手、常剪指甲”等,对孩子进行反复的实践锻炼,就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管放结合增长能力
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父母要做到管、放结合。所谓“管”,就是在孩子办某件事时,要过问一下,估计一下有什么困难,预先作一些必要的指导。如孩子在系鞋带时,父母可亲自耐心示范,手把手教会孩子系鞋带的技巧。在穿套头衫时,父母也应教会孩子正确的穿脱方法,否则,孩子生拉硬拽会把衣服扯坏。所谓“放”,就是要放手让孩子去做。如让孩子自己吃饭、刷牙、收拾玩具等。在做的过程中,孩子才会增长才干。
孩子在家里,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几乎都有父母细心照顾,在父母照料下生活, 孩子能独立支配的活动和事情很少,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理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都较差。为此,家长要提前从以下方面做好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及早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个小学生了, 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慢慢地学会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 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学习生活中,要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二)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顾,学会生存。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等。
(三)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
(四)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
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 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其它用具和图书等。
小班级的期初家长会定在9月3日(下周三)晚上7点半,在本班教室进行。请您依
时参加。谢谢配合!
新生入园的问题一直是家长和老师所关注的,为此家长和老师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幼儿园里每年都有大量不同形式的亲子活动,帮 助孩子尽早的适应幼儿园这个新环境,现给家长提几点小的建议: 1、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技巧:孩子由一个小的环境一下子进入到大的集体环境中,对幼儿的适应能力确实是一个挑战,家长有顾虑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有的家长不注意语言的技巧,反而影响孩子的适应进度,如有的家长在接孩子的路上总是询问这样的问题“你在幼儿园里吃得多不多呀?、在幼儿园里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老师有没有批评你呀?”家长此时可能没有注意,但你已经灌输给孩子不良的信息,3岁左右的孩子说话总有接尾音的习惯,如吃没吃饱啊? 没吃饱,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呀?有。其实这些话中很多是不可信的。家长这样询问问题,反而加大了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心理,在他们心中幼儿园是一个可怕的地方,吃不饱,还受欺负。 家长应多跟孩子说说“幼儿园里有许多的小伙伴,会很开心的;幼儿园的玩具比家里的多,大家一起玩才开心;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妈妈,老师象妈妈一样的爱你;在幼儿园遇到困难要主动找老师妈妈帮忙……众议院可以引导孩子多回忆幼儿园美好的一面,以便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美好的印象。从而更快的适应新环境。 2、在家长奖惩孩子方面也应注意:有的家长在孩子没有上幼儿园之前总会说“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送到幼儿园里去,让老师批评你”……殊不知你的一句话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可怕的,教师是很凶的,当孩子真正步入幼儿园时,已形成在孩子脑海中的关于幼儿园的印象就会浮现在面前,孩子便会产生拒绝上幼儿园的行为。 3、家长可以在上幼儿园之前或者是刚刚上幼儿园,带着孩子主动地和幼儿园老师交朋友,让孩子信任老师,知道幼儿园老师是和蔼可亲,美丽善良的,另外也可以带着孩子到同伴小朋友家做客,这样孩子进入幼儿园就不会显得很孤独,至少还有朋友一起玩 4、除此之外:家长还应做好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方面的准备。在入园之前孩子基本上能够进行简单的自我服务,如会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进餐。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愿意与人交往,因为如果孩子连基本的自我服务的能力都不具备,那在幼儿园里孩子会显得很被动。导致产生对幼儿园的恐惧心理。 5、还要了解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并在家中尽可能与幼儿园保持一致。这样的话,即使孩子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基本的生活规律还是一样的。 6、养成每天晚上按时入睡的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情绪稳定。
暑假结束了,孩子们周一开始正式上幼儿园了,也许部分孩子的情绪会不太稳定,需要一个重新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请爸爸妈妈们做好思想准备,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相信老师会象您一样爱您的宝贝,让我们共同努力,尽快让孩子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